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方证信息研究中心携手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信息化办公室等单位开发了基于国产大语言模型DeepSeek的中医药AI应用平台——方证智云平台。方证智云平台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市中医方证研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简称“方证平台”)为基础,接入了学校本地化部署的满血版 DeepSeek-R1(671B)大语言模型。
方证智云平台构建了三大核心模块:方证智云系统、知识库系统、中医智能体系统。
方证智云系统:以《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 15657-2021)等中医临床诊疗国家标准为基础,整合方剂数据库、中药数据库、古籍文献、中医各家学说等中医核心数据,按照中医“病证理法方药、一以贯之”的临床逻辑思维,基于DeepSeek-R1模型开发。
图1 中医国标知识问答
图2 中医方药知识问答
知识库系统:整合中医方证平台的方剂数据库、中药数据库、中医各家学说等数据库资源,作为DeepSeek大语言模型输出的参考依据,让大语言模型的答案更加符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克服大语言模型的“幻觉”。
图3 中医各家知识问答
中医智能体系统:主要根据设定的指令完成任务,提供病历质控、病历生成、教学问答、模拟诊疗等场景化服务,助力中医教学、科研及临床数字化转型。
图4 中医病历质控
中医方证信息研究中心经过近20年的建设,目前拥有方剂数据库、中药数据库、古籍文献数据库等16个中医药数据库集群,包括近12万首方剂、20万首无名方,8980种中药、涵盖69817种正异名、处方名等数据。
中医方证信息研究中心也是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 15657-2021)等4项国标的主要牵头部门及标准的技术支撑部门。新版《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已经在全国2271家中医类医院使用,为中医临床病历书写、中医病案首页填报、医保结算,以及医疗机构绩效考核、质量控制与评价等工作提供了诊疗标准和数据规范。
下一阶段,中医方证信息研究中心将进一步深度融合中医国家标准与中医方证平台中的数据库资源,依托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建设更加智能的中医药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智能化服务。(转自:科技人文研究院 中医方证信息研究中心)